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0日
会议主旨
为推动亚太区粮食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中国粮油学会(CCOA)、河南工业大学(HAUT)拟于2023年11月8—10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共同举办第三届ICC亚太区粮食科技大会。
组织结构
(一)大会主席
卢景波 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
李成伟 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Gerhard Schleining 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
(二)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卞 科 ICC国家会员代表、河南工业大学教授
Gerhard Schleining 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
Charles Brennan 国际谷物科技协会前主席
(三)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成志 中国粮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赵仁勇 河南工业大学科技处处长
Veronika Haslinger ICC秘书长
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3年11月8—10日(其中7日报到布展)
地点: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100号)
网址:https://www.bagevent.com/event/2023APGC
部分主讲嘉宾信息
1.陈坚
陈坚,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发酵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教学。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专利奖金奖;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兼任中国工程院环境轻纺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Fellow。
2.Hamit Koksel
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前主席,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食品工程系教授。现任哈斯特帕大学食品工程系谷物研究课题组组长,欧洲化学与分子科学协会食品化学部土耳其国家代表,美国国际谷物化学家协会国际委员会委员,担任土耳其科学与研究理事会及哈斯特帕大学研究基金资助的多个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发表110余篇SCI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做150余场报告,在国内学术会议做60余场报告,担任20余本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担任作物与食品品质保证与安全杂志副主编。
3.李培武
李培武,1961年11月出生,籍贯山东成武。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86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生物毒素)、农业农村部油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兼任FAO/WHO JECFA、ISM、GCIRC等国际组织理事和TOXINS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长期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在粮油生物毒素检测与控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创建的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提升了我国粮油真菌毒素监控技术水平;创建的生物毒素硫甙及特异营养成分检测方法,被采纳为国家或行业标准,解决了油料特异品质检测的难题;创建的双低油菜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体系,对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起到重要引领作用,提高了油菜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主持的粮油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成果被国务院相关部门采纳,提升了我国粮油国际贸易的主动性,增强了国际话语权。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0件,欧美日等国外专利19件,制定颁布国家和行业标准41项;研制试剂盒29种、检测仪5种;以第一、通讯和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24篇,其中SCI收录155篇,主、参编著16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北省发明一等奖1项,2018年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华农业英才奖,带领的团队荣获中华农业科技优秀创新团队奖。
4.Jan Willem van der Kamp
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谷物研究主任。他曾担任ICC国际谷物科学技术协会的主席,同时也是其他委员会的成员。他长期参与欧盟和其他谷物科学、膳食纤维和肠道微生物领域的国际项目和会议。作为TNO和ICC的高级顾问,他担任基于ICC的全谷物倡议全球定义国际工作组的主席。
5.史永成
堪萨斯州立大学(美国堪萨斯州曼哈顿)谷物科学与工业系教授,拥有17项美国专利和100多篇论文。2013年,他与C. C. Maningat博士共同编辑了《抗性淀粉:来源、应用和健康益处》一书。曾担任《Cereal Chemistry》副主编,目前担任《Carbohydrate Polymers》期刊编委和《Starch》期刊顾问委员。史教授曾获得AACC国际(AACCI)(现谷物与谷物协会)颁发的菲尔·威廉姆斯应用研究奖,并于2016年被任命为AACCI院士。2021年,他被谷物协会授予 Alsberg-French-Schoch纪念演讲奖。
6.卞科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中原学者,连续11年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ISO/TC34/SC4)主席,是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中国代表、ICC研究院Fellow、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粮食储藏加工领域的理论应用研究和技术产业化工程,努力构建国家粮食储备、节粮减损和粮食加工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粮食加工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第 1),一等奖 1 项(第 2)、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第1),其他省部级一等以上科技奖 7 项,发表学术论文 267篇,著作 8 部,授权专利 19 件。1项,“九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3项(子项),“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3项。
7.郑磊
郑磊,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1997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和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专委会委员。
主要从事粮油食品安全以及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探索,现担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Research、科技导报、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等期刊编委,“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以第一完成人或唯一获奖人获安徽省创新争先奖章、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迄今发表SCI研究论文180余篇,他引5000余次,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6项,授权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8.Sara Grafenauer
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营养、饮食学和食品创新学科的带头人,澳大利亚营养师协会会员,全球全谷物倡议理事会的成员以及澳大利亚燕麦理事会的成员。
9.顾正彪
江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及其所属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变性淀粉分会会长,中国粮油学会副理事长及其所属的玉米深加工分会会长,江苏省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会长,全国食用淀粉及淀粉衍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农业农村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长期从事粮食及其深加工教学、科研工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80余件;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牵头制(修)订国家标准50项。
10.谢卓红
美国药典首席科学家,专注于食品、膳食补充剂和草药以及赋形剂。曾担任国际化学测试中心的科学家,以及USP的科学联络员、高级科学联络员和首席科学家。在食品科学和营养领域的多家顶级食品期刊和贸易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
11.李爱科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局粮油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先后主持、参加6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主(参)编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
12.郭刚
美国Ardent Mills质量总监, 国际磨坊主协会(IAOM)、谷物协会(CGA,前身为AACCI)、食品技术专家协会(IFT)和美国化学会(ACS)等协会会员。CGA行业领导联盟的精英成员、制粉和烘焙部门的董事会成员以及安大略省谷物工业研究委员会(OCIRC)董事会董事。
13.丁钢强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中国营养学会党委书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新资源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第二届国家创新争先奖获得者。
会议主题及内容
本次会议主题为:“粮食科技赋能美好生活:从亚太走向世界”。将邀请国内外粮食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分享粮食全产业链的前沿理念与创新成果,研判未来粮食科技发展趋势和方向,塑造亚太区粮食科技新格局。会议拟设置开幕式、特邀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研究生论坛、张贴论文展、科普展、新技术新成果展、技术参观以及闭幕式等板块。
本次会议重点议题围绕谷物科技、油脂科技、质量与安全、粮食储藏及交叉领域开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1)谷物蛋白质与产品品质
(2)无麸质食品与致敏原控制
(3)小宗粮食加工产品及加工设备
(4)全麦食品与人类健康
(5)稻米食品加工科技发展
(6)小麦加工与实践
(7)食用植物油加工与健康
(8)生物加工和功能油脂
(9)油脂污染物及安全控制
(10)粮食安全与检测
(11)粮食品质研究与标准
(12)粮食储藏与保鲜
(13)粮油真菌毒素污染及全产业链防控
(14)粮食产后害虫绿色智能防控与产业发展
(15)智慧粮食基础研究
(16)饲用粮食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技术
(17)未来粮油科技(植物基食品等)
(18)预制主食
会议简要日程
详细日程安排请见会议网站
参会注册
请直接通过大会网站进行报名注册。报名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15日。会议期间安排工作餐,代表住宿交通费用自理。注册价格如下:
注册类型 | 费用 |
普通国外代表 | 700美元 |
普通国内代表 | 2800元 |
ICC会员 | 630美元 |
中国粮油学会会员 | 2520元 |
国外学生代表 | 300美元 |
国内学生代表 | 1200元 |
付款方式
1.可通过扫码选择“第三届ICC亚太区粮食科技大会”付款。
2.直接汇款到学会,帐号信息如下:
户 名:中国粮油学会
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百万庄支行
账 号:110060774018010013416
注:参会代表汇款时请备注“亚太区会议+参会人员姓名”
酒店预定
会议提供3家协议备选酒店,距离河南工业大学约1km,请参会代表自行预订。预定方式如下:
酒店名称 | 价格 | 预订方式 |
郑州高新皇冠假日酒店 | 高级大床/双床:448元(含单早) 豪华大床/双床:550元(含单早) | 1.电话预定:王经理 17839933460 2.邮件预定: reservation@cpzhengzhouhtz.com |
全季酒店(郑州高新区莲花街店) | 高级大床/双床:330元(含双早) | 电话预订:刘经理 18703995055 |
郑州正尚花园酒店 | 大床/双床:260元(含双早) | 电话预订:焦经理 15225186028 |
联系方式
大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粮油学会和河南工业大学。
报告事宜联系人:
李 芳,010-68357560
陈小威,18623718253
论文事宜联系人:
单友娜,010-68357511
杨瑞楠,18623710730
参会注册联系人:刘 伟,18623717860
支持单位联系人:王远辉,18538031983
参展事宜联系人:关二旗,18623717883
酒店咨询联系人:牛永武,1862371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