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9日
中粮油学发〔2021〕71号
辽宁、黑龙江、海南、江苏、上海、天津等省、市粮油学会,各所属分会,各会员及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粮减损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推进粮食产后节粮减损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提高产购储加销各环节粮食利用效率,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节粮减损,经研究,中国粮油学会拟于2021年11月9-10日举办“粮食全产业链节粮减损峰会”。本次会议将邀请粮食行业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粮食流通、加工、储存、消费等环节节粮减损关键技术,探讨装备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促进节粮减损相关标准实施应用,引导粮食科学合理消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方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主题
全产业链协同 推动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
二、主办、承办及支持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粮油学会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山东省滨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山东省粮食经济学会
滨州市粮食产业经济协会
支持单位:山东省滨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三、时间、地点、形式
时间:2021年11月9-10日(8日报到)
地点: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长江三路与渤海二十路交叉路口向南900米路西)
形式:采用线上和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
四、会议内容
(一)节粮减损前沿理念和关键技术交流
设置特邀报告、主题报告等环节。邀请粮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产购储加销和消费等环节相关议题作报告。拟邀请报告专家如下(具体情况持续更新中):
1. 特邀报告
(1)题目待定
陈 坚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
(2)题目待定
李培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3)粮油加工业要在节粮减损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王瑞元 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
(4)粮食收储减损提质技术研究新进展
吴子丹 吉林大学教授
(5)粮食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姚惠源 江南大学教授、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
2. 主题报告
(1)题目待定
卞 科 河南工业大学教授
(2)论挂面节能干燥技术的开发潜力
魏益民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
(3)植物蛋白资源开发与产品升级
杨晓泉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4)粮食产后损失分析与绿色减损
曹 阳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5)稻米产后全程节粮减损技术与实践
谢 健 国粮武汉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6)农户科学储粮减损技术与装备
兰盛斌 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
(7)真菌毒素危害与粮油质量安全
孙长坡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研究员
(8)中储粮低温绿色储粮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应用
付鹏程 中储粮集团仓储管理部研究员
(9)稻米适度加工环节节粮减损的技术基础与发展趋势
安红周 河南工业大学教授
(10)现代化谷物储运技术及稻谷烘干解决方案
陈伦夏 布勒中国谷物储运及碾米事业部高级项目销售经理
(二)节粮减损团体标准交流研讨
邀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相关全国性学(协)会,围绕粮食种植、收购、运输、加工、餐饮及厨余处理全链条节粮减损团体标准进行技术解读和宣贯,为推动全产业链节粮减损工作提供标准方案。
(三)节粮减损专题科普展
本次会议设置节粮减损专题科普展,以展板的形式对节粮减损技术和知识进行科普宣传,倡导爱惜和节约粮食的理念。
(四)粮油新技术新产品展
本次会议设置粮油新技术新产品展,为粮油企业提供展示平台,展示粮食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等粮食全产业链节粮减损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
(五)技术参观交流
组织参观山东滨州相关粮油企业,交流粮食储藏、加工减损技术和粮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
五、参会报名
会议酒店为滨州曙光铂尊酒店(位置详见附件1)。会议期间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本次会议不收取注册费。参会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报名截止日期为10月20日,请通过微信扫码报名,也可发送参会回执(附件2)至nina@ccoaonline.com。
(参会报名二维码)
六、联系方式
大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粮油学会和山东省滨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参会事宜联系人:单友娜 曹淑敏
电 话:010-68357511,13210348680
邮 箱:nina@ccoaonline.com
参展事宜联系人:董观利
电 话:0543-3322480,13181027895
邮 箱:bzslsjcyfzk@163.com
七、关于疫情防控要求
为服务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粮油产业发展,保障本次会议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会议将严格按照国家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协同会场和会议酒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按照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提醒事项如下:
1. 根据会议举办地疫情管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的代表请通过线上形式参会交流,感谢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和理解!
2.来自低风险地区的参会代表,现场报到时需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进入酒店时应主动向工作人员出示健康码并配合检测体温。健康码为绿码,且经现场测量体温低于37.3℃、无干咳等异常症状的人员方可进入,并需扫码查看14天行程轨迹。
3.会议全程佩戴口罩,并做好个人防护。
中国粮油学会
2021年10月8日